非遺巡游人氣旺
流光溢彩的樂清“首飾龍”、惟妙惟肖的翁垟魚燈舞……5月1日,浙江省樂清市街頭人山人海,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歡笑。“樂來樂好”樂清市非遺民俗文化大巡游如約而至。
敲鑼、打鼓、弄鈸、打镲……伴隨著《芙蓉大鬧》表演的激昂奏樂聲,14時30分,非遺巡游隊伍從樂清城區(qū)晨沐廣場開啟巡游。由500余名非遺傳承人和演員組成的表演隊伍在長街緩緩行進。
打頭陣的樂清“首飾龍”引來眾多市民游客圍觀拍照。樂清“首飾龍”是一種龍船形狀的花燈。參加本次巡游的“首飾龍”長5米、寬2米、高3米,周身為精美絕倫的樂清細紋刻紙“龍船花”,300余個妙趣橫生的綢塑人物演繹出《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80多個人們耳熟能詳?shù)膽騽∏俊?/p>
緊跟其后的是由40名青年人組成的“龍檔”巡游隊伍。全長30余米的“龍檔”整身金漆彩繪,檔頭和檔尾以龍元素裝飾,龍檔上“十八羅漢”等人物活靈活現(xiàn)。
樂清“首飾龍”和“龍檔”均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起源于明代。每年元宵節(jié)前后,樂清各鄉(xiāng)村的村民便推著“首飾龍”、扛著“龍檔”在街巷里穿行,逐戶祈愿驅災,以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以前孩子只在非遺館看過靜態(tài)的‘首飾龍’和‘龍檔’,觀看這樣大規(guī)模的非遺巡游演出還是頭一次。”杭州游客錢麗潔特意帶女兒來沉浸式感受非遺民俗的魅力。“這些生動鮮活的民間文化瑰寶,是代代先輩熱愛土地、熱愛生活的見證,滋養(yǎng)著我們新一代的精神世界。”
巡游第二方陣以省級、地市級、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為主。隨著巡游隊伍向前行進,樂清蒲岐群眾原創(chuàng)地方戲《老鼠嫁囡》表演引來市民游客哈哈大笑!独鲜蠹捺铩繁硌菰溨C幽默,滑稽可笑,又稱“笑戲”。只見老鼠送嫁隊伍三進兩退,扮演者扭動腰肢,說說唱唱,而坐在轎中、身穿大紅嫁衣扮演老鼠新娘的演員聲聲哭訴,精彩的演繹給人帶來陣陣歡笑。
“《老鼠嫁囡》沒有劇本,靠歷代口口相傳,特別依賴演員的臨場發(fā)揮。”懂行的老樂清人王建國給一旁的游客熱情講解,“好的表演,可以讓人在一驚一乍一笑間,獲得情緒的釋放。”
巡游隊伍中,城市花車同樣引人注目,花車上布置了體育中心、未來社區(qū)、輕軌站等地標建筑和雁蕩山、東塔等自然人文美景模型及圖案,為民間傳統(tǒng)巡游加入了新潮藝術元素,給人帶來“新老碰撞”的驚喜。專程趕來的非遺愛好者、游客黃佳連連贊嘆:“好一場樂清民間藝術的大薈萃,熱鬧又紅火,讓五一假期過出了‘年味’!”
除此之外,舞龍、舞獅、鼓詞等傳統(tǒng)民俗活動,以及慎江號子、翁垟魚燈舞、樂清原創(chuàng)越劇大戲《王十朋》、樂清南拳、樂清滾龍等十余個頗具濃郁樂清特色的文化表演猶如一幕幕大戲,輪番上演。聲勢浩大的巡游隊伍伴隨著喧天鼓聲和圍觀群眾的歡呼聲,形成一派“火樹銀花滿街舞”的盛景。
“非遺不能束之高閣,而要可看可觸可感,如此才能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樂清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希望更多人能通過五一假期的這場巡游,穿越式感受樂清千年古縣的魅力,看到樂清非遺在新時代迸發(fā)出的勃勃生機。
巡游落幕,傳承猶在。一場樂清非遺盛會,已然成為一座交流的平臺、一個市民的節(jié)日、一條情感的紐帶,讓傳統(tǒng)民俗文化乘著歷史的車輪,在當下閃耀著熠熠光彩。(陶李)
- 安順地戲:六百年遺響唱新聲 薪火相傳讓非遺文化“落地生花”2024-05-16 06:05:40
- 非遺巡游人氣旺2024-05-07 07:05:06
- 文化中國行 | 侗族大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天籟之音2024-04-29 06:04:07
- 文化中國行|仰阿莎:苗族群眾“最浪漫的歌”2024-04-29 06:04:50
- 國家非遺畢節(jié)納雍“滾山珠”點燃“村BA”賽場2024-04-29 06:04:56
- 非遺研學 寓教于樂2024-04-27 06:04:02
- 外國游客走進三星堆博物館2024-04-27 0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