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貢鵝

簡介
吳山貢鵝,產于長豐縣,歷史悠久,原系朝廷貢品,其肉質較普通鵝細嫩,味美,燒、煮、燉、烤、腌食皆宜。鹵制的吳山貢鵝,鹵制方法獨特。傳其鹵制秘方傳自吳王夫人史氏的后代,迄今已逾百年歷史。經史氏秘方鹵制的吳山貢鵝,色清正,香濃郁,味道鮮美。歷史上若以活鵝上貢朝廷,需隨活鵝備足吳山當?shù)氐乃颓嗖,方可保持吳山貢鵝的特有品質。
歷史文化
吳王楊行密(852-905),字化源,廬州合肥人,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創(chuàng)立者。二十幾歲便揭竿而起,出生人死,南征北戰(zhàn),占據(jù)淮河以南,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三十余州地盤。天復二年,被昭唐宗封為吳王。其為官清正廉明,使人民安居樂業(yè),深受群眾愛戴。
吳王每巡視淮南,故鄉(xiāng)人民必以當?shù)靥禺a“大白鵝”配美味佐料制成“鹵鵝”敬奉,吳王食之大悅,謂眾人曰:行密自幼貧寒,不敢忘本,以此鹵鵝進餐,堪稱“貢品”。“吳王供鵝”因此得名。后由產自吳山,俗稱“吳山貢鵝”。
吳山貢鵝,淵源流長,它經歷了燉、煮之法的演變。以又白又大又肥的皖西白鵝作原料,依靠吳山優(yōu)質礦泉水,配以十幾種中草藥和傳統(tǒng)秘方配制而成,才形成了今日風味獨特堪稱江淮一絕的“貢鵝”。
- 貴州從江:都柳江畔云海如畫05-10
- 貴州從江:刺繡微車間帶動居民家門口就業(yè)05-10
- 穆嶸坤到德江沿河印江調研重點項目建設并督導安全生產工作05-09
- 2025第六屆茶業(yè)大會在銅開幕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