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媽媽探望兒子難 被迫與前夫發(fā)生關系(圖)
。▓D片摘自網絡,請作者與本報聯(lián)系)
。▓D片摘自網絡,請作者與本報聯(lián)系)
阿婷面前的那扇門,既熟悉,又陌生。離婚前,門的背后就是她的家;離婚后,門的背后有她日夜思念的兒子,但也有無盡的羞辱和恐懼——離婚訴訟中,法院將兒子的撫養(yǎng)權判給了男方,但離婚后每次阿婷想探視兒子,前夫要么不準,要么就要求阿婷得先與他發(fā)生一次性關系。
阿婷的故事是記者日前從廣東省婦聯(lián)權益部了解到的真實個案,“她的遭遇其實是離婚后探視難這一問題的一個縮影。”省婦聯(lián)權益部維權律師王飚塵告訴記者,離婚糾紛一直是廣東省各級婦聯(lián)維權投訴的熱點,而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屬于探視難。“很多人離婚為了爭財產、爭孩子把關系全搞僵了。后來,獲得了撫養(yǎng)權的一方為了報復,就在探視孩子這個問題上設置種種障礙。”
探視難
離異媽媽
他每次碰我都惡心 想想兒子只好忍了
今年36歲的阿婷6年前與家住廣州海珠區(qū)的阿俊結婚。婚后,阿婷發(fā)現丈夫與戀愛時判若兩人。“以前他很斯文,對人彬彬有禮,但結了婚之后,他一點家務活都不干,下了班不是和朋友去打麻將,就是回家上網玩游戲,我稍有怨言他就會惡言相向,甚至動手打人。”前年,阿婷覺得與阿俊再也過不下去,提出與其離婚。“那時,我們的兒子已經4歲了,如果不是對這個男人無法忍受,說實在的,我真是舍不得兒子。”
由于阿婷在廣州沒有房子,于是雙方協(xié)議,4歲的兒子歸男方撫養(yǎng),女方每月可以探望兩次。離婚后第一個月,阿婷買了兒子最喜歡吃的巧克力蛋卷來到從前的家門。然而,等待著她的是一道冰冷的鐵門。原來,離婚后阿俊在原來的大門外再裝了一道鐵閘。阿俊冷冰冰地說:“兒子今天不在,你改天再來吧。”
過了兩周,阿婷打算再去看兒子。這一次,她先給阿俊打電話,可得到的答復是“孩子要上早教,沒空。”第三次、第四次……面對阿婷多次提出的探視要求,阿俊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
無奈之下,阿婷到阿俊打工的地方找他談判。“為什么不讓我見兒子?”阿婷問。“你不是要離婚嗎?既然都不要我和兒子了,你還見他干什么?”阿俊反問。面對阿婷的苦苦哀求,阿俊竟然提出:要見兒子可以,但阿婷得先和他發(fā)生一次性關系。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阿婷為了見兒子,每月都要忍辱負重滿足阿俊的無理要求。“他每次碰我,我都惡心得想吐,可想想兒子,我就忍了。”長期的屈辱讓阿婷身心憔悴,夜里噩夢連連,忍無可忍的她,撥通了廣東省婦聯(lián)的維權熱線“12338”。
離異爸爸
月月申請強制執(zhí)行 爸爸見女兒大陣仗
除了相對弱勢的女性,探視難的問題同樣會發(fā)生在男方身上。今年40歲的周先生是順德人,去年與妻子離婚,當時雙方育有一個5歲的女兒。離婚時,女兒的撫養(yǎng)權和財產分割讓周先生和妻子鬧上法院。最終,法院把女兒和雙方名下的一套房子判給女方,周先生可以每周探視女兒一次。
夫妻關系因此鬧僵了,雙方父母也幾乎成了仇人。在周先生要求行使探視權時,妻子一口拒絕,并叮囑自己的父母,不能讓周先生見女兒。盡管周先生發(fā)動單位領導給前妻做工作,但女方就是不肯讓父女見面。無奈之下,周先生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據順德區(qū)法院家事審判庭法官的介紹,在過去的一年里,周先生每次看望女兒都要通過法院的強制執(zhí)行,且每次不僅有法警陪伴在旁,前妻也會派出家人或親自監(jiān)場,雙方劍拔弩張,氣氛異常緊張。
審判探索
履行義務要簽名確認 憑表申請變更撫養(yǎng)權
王飚塵表示,對于離異夫妻的探視糾紛,目前廣東省有部分地方法院的家事審判庭正在進行一些探索。例如順德區(qū)法院在家事合議庭創(chuàng)設了離婚案件判后探視撫養(yǎng)檔案。具體做法是,對于涉及子女撫養(yǎng)探視的離婚案件,在判決生效后合議庭會向雙方各派發(fā)一份《判后探視、撫養(yǎng)情況表》,對判決生效后雙方履行撫養(yǎng)、探視義務的情況予以跟蹤記錄。一方的履行行為需要另一方在表上簽名確認,當一方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撫養(yǎng)、探視義務超過三次,另一方可以跟蹤表為證據向法院申請變更撫養(yǎng)權。
婦聯(lián)律師分析:孩子利益應放第一位
記者從廣東省婦聯(lián)了解到,探視糾紛是維權投訴的常見問題,占了各類家庭糾紛案件的13%,每年接收的案例總量僅次于家庭暴力,排名第二。省婦聯(lián)權益部維權律師王飚塵分析指出,按照婦聯(lián)的經驗,探視糾紛的原因常常是離異雙方及雙方家庭在婚姻存續(xù)期間積怨太深,或者是在離婚過程中因為財產分割和撫養(yǎng)權的爭奪引發(fā)了巨大矛盾。“因此離婚后,獲得撫養(yǎng)權的一方為了報復,常常把孩子的探視權當作手中的一張王牌。”王飚塵說。
王飚塵認為,在探視糾紛中,無論是獲得撫養(yǎng)權的一方還是要求實現探視權的一方,往往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孩子的感受。王飚塵說,他們在對這起糾紛進行調解的過程中,發(fā)現孩子其實很抗拒這樣的見面,“他們很害怕,因為無論在什么情形下見了父親,回家都會被母親和外公外婆責備。”
為此,省婦聯(lián)在處理類似的探視糾紛案例時,并不鼓勵遭遇探視難的一方采取強硬的手段實現自己的探視權,“包括申請法院的強制執(zhí)行。”王飚塵說:“我們會先做拒絕探視一方的工作,看能不能化解雙方的怨氣。如果實在不行,我們會勸要求探視的一方先退一步,不要再那么迫切地要求探視。”
王飚塵同時還提醒那些計劃離婚或正在辦理離婚手續(xù)的夫妻,在處置財產和孩子撫養(yǎng)權的時候要平心靜氣,多想想孩子。
責任編輯:賀超
- 大災面前:運籌帷幄自從容,人民疾苦掛心間2017-08-13 10:08:27
- 重慶醫(yī)生自駕游遇地震參與搶救 30多小時沒合眼2017-08-13 10:08:49
- 濟南規(guī)劃局:“萬人坑”并未規(guī)劃為商用住宅2016-10-22 10:10:47
- 溫州官員雙規(guī)期間猝死 死者家屬要看監(jiān)控遭拒2016-10-22 10:10:47
- 低保老太照顧偏癱丈夫十余年 帶其游覽12國2016-10-22 10:10:43
- 面對禽流感 南京養(yǎng)鳥人“壓力山大”2016-10-22 10:10:43
- “富二代”手拿鈔票網上炫耀 原是搶包黨(圖)2016-10-22 10:10:40
- 遼寧沈陽:“硬核混搭”提升文旅“心價比”05-10
- 山西太原:集章“打卡”,逛不膩05-10
- 更多外國人曬出“中國游”體驗05-10
- 廣東:一體化服務迎客來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