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電磁彈射器可提高航母作戰(zhàn)效率 測試過程漫長
資料圖:遼寧艦訓練圖片
人民網北京11月14日電 (邱越)近日,有消息稱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疑似在我國第一個航空母艦電磁彈射器試驗機上完成了彈射起飛。軍事專家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電磁彈射器可大大提高航母作戰(zhàn)效率,降低維護成本,但上艦前還需經過漫長的測試過程。
據《環(huán)球時報》報道,有分析指出,電磁彈射器的“重大突破”使得殲-15戰(zhàn)斗機將可以重載起飛,載彈量和作戰(zhàn)半徑都可大幅提升,不亞于一種新型艦載機首飛。而且艦載預警機等大型平臺也將可以從航母上起飛,意義極為重大。
該報道還指出,電磁彈射器可以視為一個超大的電磁軌道炮,它具有體積小、對艦上輔助系統(tǒng)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輕、運行和維護費用低廉等優(yōu)勢。
軍事專家孟祥青指出,電磁彈射器的體積只有蒸汽彈射器的一半,可使航母的空間利用效率更高。電磁彈射器的功率更大而且可以調節(jié),不僅可以彈射大噸位的固定翼飛機,也可以彈射無人機。此外,電磁彈射器在提高航母作戰(zhàn)效率的同時,還降低了維護保養(yǎng)費的成本,借助自動控制和監(jiān)視系統(tǒng),可節(jié)省近三成的人工成本。目前只有美國最先進的“福特”級航母上加裝了電磁彈射器,該航母上艦載機每日起飛架次可達到290-310次,比“尼米茲”級航母的起飛架次增多25%。加裝電磁彈射器的航母,其作戰(zhàn)半徑、作戰(zhàn)時間和載彈量都將大幅提升。
軍事專家李莉說,美國“福特”級航母是第三代核動力航母,而中國航母尚未解決從常規(guī)動力向核動力躍進的基本問題。就電磁彈射器本身而言,一個尚在試驗階段的產品與成熟產品同樣不可同日而語,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李莉還指出,就算掌握了電磁彈射技術,電磁彈射器上艦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加裝過程。加裝電磁彈射器的航母與采用滑躍起飛的航母在設計和建造施工方面完全不同,已經合攏的首艘國產航母已經不可能加裝電磁彈射器。此外,電磁彈射技術能否真正應用在航母上,還需要經過漫長的測試過程。以美國的經驗來看,至少需要完成400-500次的彈射試驗。未來我國還需要對預警機、電子干擾機等多種機型進行上艦測試,這些測試全部過關后,才能證明電磁彈射器具備了實用水平。
- 藏糧于技關鍵在授農以技2025-05-09 12:05:58
- 科技“好收成”助農民“好收益”2025-05-09 12:05:17
- 寧夏首次入選全國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典型案例2025-05-09 12:05:03
- 江西撫州金溪縣持續(xù)完善城市功能惠民生 建好口袋公園 𔁩-05-09 12:05:15
- 云南完成百萬余株古樹名木數據更新2025-05-09 12:05:37
- 山東德州夏津縣 這里有中國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古桑樹群2025-05-09 12:05:42
- 發(fā)展林下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我國林下經濟年產值超1萬2025-05-09 12:05:37
- 遼寧沈陽:“硬核混搭”提升文旅“心價比”05-10
- 山西太原:集章“打卡”,逛不膩05-10
- 更多外國人曬出“中國游”體驗05-10
- 廣東:一體化服務迎客來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