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場館首個跨度超百米索穹頂完成
原標題:國內第一!全運場館首個跨度超百米索穹頂完成
天津理工大學體育館(效果圖)
場館整體施工建設接近尾聲
日前,記者獲悉,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的競賽場館之一,天津理工大學體育館索穹頂結構張拉完成。這是國內首個跨度超過100米的長短軸馬鞍形索穹頂結構,也是天津市目前在施體育場館中難度最大的一項。
跨度超百米施工1次完成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橢圓形的場館地上共有3層,屋蓋采用索穹頂結構。場館頂部平面為橢圓形,長軸長102米,短軸長82米,整體上大下小,線條流暢。
“我們以前從來沒有施工過跨度這么大的工程項目,這在國內也是一項空白。”據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天津天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趙岳晴介紹,目前,國內只有四例索穹頂結構的體育場館,天津理工大學體育館首次實現了跨度超百米,設計施工難度都很大。
“施工前,我們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施工過程中不斷摸索。經過1個半月的努力,最終非常順利地完成了,一次成功!。”趙岳晴說。
跨度超百米索穹頂結構張拉完成,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膜結構+金屬結構采光柔和兼顧節(jié)能
據了解,全運會期間,武術套路比賽項目將在天津理工大學體育館進行。作為一座綜合性體育場館,該場館還可以進行籃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等賽事項目。
設計之初,為了兼顧牢固與采光,場館屋蓋采用了膜結構和金屬結構相結合的方式,采用兩種進口材料膜,保證在白天正常采光條件下,運動員參賽時視線清晰,不晃眼。
其實,除了大跨度的頂部結構之外,場館整體從設計到施工無不蘊含了“巧思”。“在承重之外,屋蓋罩面因為是異形結構,兩個方向的坡面在一處交匯,交角需要實現平滑過渡,因此施工難度也比較大。”趙岳晴介紹。
膜結構屋蓋確保采光
場館從設計到施工無不蘊含“巧思”
場館設計融入景觀11月底正式亮相
記者從場館項目設計方,天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了解到,為了實現場館與周邊景觀的融合,場館的橢圓形外觀、流線型的外立面幕墻等,與場館周邊的湖泊、弧形道路形成了呼應,整體景觀融會貫通,沒有突兀之感。另外,對于整體場館的立體空間利用及比賽功能用房設置等,都特別進行了合理布局。
截至目前,該場館整體施工建設接近尾聲,目前正在場館進行周邊景觀的布置,預計到11月底將達到竣工驗收條件。
據悉,此次全運會通過優(yōu)化賽程等方式,將本市體育場館資源做到最大化利用,其中新建場館21個,利用既有場館27個。截至目前,本屆全運會的比賽場館及配套設施各項工作進展順利。(記者 段瑋)
- 藏糧于技關鍵在授農以技2025-05-09 12:05:58
- 科技“好收成”助農民“好收益”2025-05-09 12:05:17
- 寧夏首次入選全國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典型案例2025-05-09 12:05:03
- 江西撫州金溪縣持續(xù)完善城市功能惠民生 建好口袋公園 𔁩-05-09 12:05:15
- 云南完成百萬余株古樹名木數據更新2025-05-09 12:05:37
- 山東德州夏津縣 這里有中國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古桑樹群2025-05-09 12:05:42
- 發(fā)展林下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我國林下經濟年產值超1萬2025-05-09 12:05:37
- 遼寧沈陽:“硬核混搭”提升文旅“心價比”05-10
- 山西太原:集章“打卡”,逛不膩05-10
- 更多外國人曬出“中國游”體驗05-10
- 廣東:一體化服務迎客來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