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凍”養(yǎng)生必知的5個要點
我國民間有這樣的一個諺語“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這的確有一定科學道理。進入秋季,天氣逐漸轉涼,不要急著穿太厚的衣服,適當凍一凍可以避免一些疾病發(fā)生。但是“秋凍”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秋凍”養(yǎng)生的5個要點。
三秋之凍各不同
初秋,暑熱未消,時不時會有“秋老虎”光臨,雖然氣溫開始下降,卻并不寒冷。這時是開始“秋凍”的最佳時期,最適合耐寒鍛煉。仲秋,當是長衣衫上身時,所謂“(農(nóng)歷)二八月亂穿衣”,一定要注意加減衣服。晚秋,晝夜溫差變化較大,切勿盲目受凍,否則對健康不但無益還有害,容易引發(fā)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
適當“凍一凍”
防病“養(yǎng)陰”,古今養(yǎng)生家都主張“秋不忙添衣,適當凍一凍”,以增強機體的抗寒防病能力。即使晚秋穿衣也要有所控制,以免過早多穿衣而導致體熱多汗,汗液蒸發(fā)致陽氣外泄。還有句諺語“白露身不露”,說明白露之后氣候冷暖多變,容易傷風感冒或舊病復發(fā)。因此,“秋凍”應根據(jù)自身情況適度掌握。
“秋凍”也要講究耐寒鍛煉
“秋凍”不只局限于“秋不忙添衣”,還要從廣義上理解,如運動鍛煉,也要講求耐寒鍛煉,增強機體適應寒冷氣候的能力。不同年齡可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無論哪種活動,都應注意一個“凍”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當周身微熱,尚未出汗,即可停止,以保證陰精的內(nèi)斂,不使陽氣外耗。
“秋凍”應有度
適當?shù)?ldquo;凍”一下身體,會增加皮膚和粘膜對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人體抗病防病。但任何事都有一定的度。以“秋凍”為例,當時令步入暮秋(10月至11月)時,應及時添加衣服和棉被,否則健康人也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氣管炎、哮喘、消化性潰瘍等慢性病患者,則容易誘發(fā)或加重病情。
“秋凍”要把握時機
“秋凍”不是讓人一味地挨凍,而是隨氣溫變化加減自如。氣溫開始下降但并不寒冷時,無須急著加厚衣物,但是夜間氣溫較低,時而伴有涼風,一定要換上厚點的被子。遇到氣溫忽然大幅下降的天氣,則一定要添加衣物,尤其是原先有胃病史和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一定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fā)胃病或加重舊病。另外,不要因為秋天氣溫還高仍穿涼鞋、拖鞋、吊帶衫、露臍裝等等,因為人體的陽脈從腳起,秋天護住腳就等于護住人的陽氣;而丹田就在腹部,它是元氣之根本,護住肚子就是保護人體的元氣。陽氣和元氣充足,人體的免疫力就強,就不容易得病。
- 鐘南山:目前新冠病毒感染處于高峰期 預測6月以后將會下降2025-05-25 12:05:05
- 預防中風 盡早識別救治是關鍵2025-05-25 12:05:19
- 醫(yī)保即時結算已覆蓋77%統(tǒng)籌地區(qū)2025-05-23 04:05:34
- 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氧含量或是生物體型控制的重要因素2025-05-03 10:05:09
- 柔性可植入式電子貼片實現(xiàn)精準給藥2025-05-03 10:05:36
- 健康中國 | 有“景”無險,這些安全知識要記牢!2025-05-03 10:05:38
- 多家醫(yī)院集體搖頭的病例,在這里被成功治愈——一位眼疾患者的光2025-04-25 12:04:33
- 預防感染H7N9禽流感:吃雞排和火鍋涮肉需謹慎
- 船游歐洲 一場春光與水影的邂逅(圖)
- 香港致力保持旅游中心地位 經(jīng)典景點成王牌(圖
- 香港“神醫(yī)”賣毒藥 自稱師承御醫(yī)不乏明星求診
- 中國區(qū)拉動 保時捷創(chuàng)三月全球銷量記錄
- 產(chǎn)品網(wǎng)絡持續(xù)細分 長安福特否認產(chǎn)能受限
- 發(fā)改委:因漲幅低于50塊錢每噸 油價不調(diào)整
- 數(shù)據(jù):科比4月出場時間生涯新高 一數(shù)據(jù)不遜喬
- 科比報銷湖人難成最強第八 火箭需看馬刺臉色行
- 職場關注:蘇泊爾創(chuàng)始人談二次創(chuà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