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7-03-07 20:07:43
來源: 網絡
只一個平常心,天下何事不能安?
只一個耐煩心,天下何人不能處?
平常心就是活在當下的心。簡單的來說,
平常心也就是餓了吃飯,困了睡覺的心。
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一切,返璞歸真,
看取事物的本來面目,所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看取事物的本來面目,所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有位禪師,學禪歸來,告訴別人說:
“我已真正領悟到眼橫鼻直的真理。
所以,我空著手回來了。”眾人聽后,皆捧腹大笑。
“我已真正領悟到眼橫鼻直的真理。
所以,我空著手回來了。”眾人聽后,皆捧腹大笑。
道其實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測的東西。
大道至極,向來是融于平常之中。
大道至極,向來是融于平常之中。
絢爛之極是平淡,而平常心是道。
時刻擁有一顆平常心,道就會在不經意中顯現。
時刻擁有一顆平常心,道就會在不經意中顯現。
平常心,要有良好的心境,古人云: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觀天上云卷云舒。”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觀天上云卷云舒。”
一個人若是有淡泊隨緣的心境,懂得珍惜視當下所有,
珍視人間萬物,熱愛生命,珍惜友誼,孝敬父母,
珍視健康,從容面對生命的風雨,無憂無懼,
無悔無怨地走過春天,送走秋天,走向朗朗乾坤,
走過這偶然得到的生命歷程,
那么就可以說他有一顆平常心!
珍視人間萬物,熱愛生命,珍惜友誼,孝敬父母,
珍視健康,從容面對生命的風雨,無憂無懼,
無悔無怨地走過春天,送走秋天,走向朗朗乾坤,
走過這偶然得到的生命歷程,
那么就可以說他有一顆平常心!
平常心,要有放下的膽識
身上一件名貴衣服舍得放下嗎?
手中一份實惠的權力舍得放下嗎?
心中那一份因世道無常而被耽誤的理想舍得放下嗎?
手中一份實惠的權力舍得放下嗎?
心中那一份因世道無常而被耽誤的理想舍得放下嗎?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誘惑,
隨時隨刻會在每一個人的心里掀起漣漪。
古往今來,在滾滾紅塵,有幾人能做到視名利如草芥?
隨時隨刻會在每一個人的心里掀起漣漪。
古往今來,在滾滾紅塵,有幾人能做到視名利如草芥?
保持一顆平常心真的很重要,但是“放下”卻不容易。
放下,“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平常心,要有專注的精神
平常心,要有專注的精神
千萬座山峰,你只能爬上其中一座;
千萬條道路,你只能走完其中一條;
千萬首優(yōu)美的歌,你只能選唱其中一首……
覺得遺憾嗎?也許有一點,但卻完全不必。
因為盡你短暫一生的光陰,若沒有“專注”的精神,
連一座山峰也爬不上,連一條道路也走不完,
連一首歌也唱不好,只會兩手空空入暮年。
千萬條道路,你只能走完其中一條;
千萬首優(yōu)美的歌,你只能選唱其中一首……
覺得遺憾嗎?也許有一點,但卻完全不必。
因為盡你短暫一生的光陰,若沒有“專注”的精神,
連一座山峰也爬不上,連一條道路也走不完,
連一首歌也唱不好,只會兩手空空入暮年。
人生需要面對的事情太多,工作的困擾,競爭的壓力,
復雜的人際關系等等,保持一顆平常心,
就是排除各種干擾,專注于應該做的事情。
復雜的人際關系等等,保持一顆平常心,
就是排除各種干擾,專注于應該做的事情。
平常心,要有知足的情懷
有人批評“知足”,說那是不進取,其實不然,
知足就是知道生命的缺陷、人生的不足。
人秉天地之氣有厚有薄,沒有人無缺陷,沒有人無不足。
知足就是知道生命的缺陷、人生的不足。
人秉天地之氣有厚有薄,沒有人無缺陷,沒有人無不足。
知不足,就是知足;知不足,就能知足;
能知足就能擁有一顆平常心。
能知足就能擁有一顆平常心。
耐煩心
是修耐煩心,是有耐心,而且不怕煩難的意思,
這是一種好修養(yǎng),好品質。要有耐煩心,
不耐煩就會煩惱叢生,不耐煩就會痛苦不堪。
是修耐煩心,是有耐心,而且不怕煩難的意思,
這是一種好修養(yǎng),好品質。要有耐煩心,
不耐煩就會煩惱叢生,不耐煩就會痛苦不堪。
耐煩心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為人處事的重要條件。
做人耐煩,有個好人緣;做事耐煩,有個好結果。
做人耐煩,有個好人緣;做事耐煩,有個好結果。
有耐煩心,表現于外,是低頭下視;
表現于內,是沉著內斂。
表現于內,是沉著內斂。
有耐煩心的人,能夠包容人事物境的紛擾,
不怕煩難,不懼干擾,鍥而不舍,堅忍不拔。
不怕煩難,不懼干擾,鍥而不舍,堅忍不拔。
有耐煩心的人,能夠觀照掌控自己的雜念妄想,
消融煩惱,保持溫和平靜。
消融煩惱,保持溫和平靜。
耐煩心,每臨大事有靜氣
曾國藩曾經說過,“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
其實,不僅當官要有耐煩心,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有耐煩心。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有耐煩心。
古人云:每臨大事有靜氣,穩(wěn)住陣腳心不慌。
要義就是“耐煩心”。
要義就是“耐煩心”。
遇到大事,危急時刻,怨天尤人不是辦法,
只有靜下心來冷靜思考、慎重處理才是根本之道;
不然的話,心急如焚,莽撞行事,只會使事態(tài)的發(fā)展更混亂,
更控制不住局面。耐煩心,待人接物有度量
只有靜下心來冷靜思考、慎重處理才是根本之道;
不然的話,心急如焚,莽撞行事,只會使事態(tài)的發(fā)展更混亂,
更控制不住局面。耐煩心,待人接物有度量
有一次,曾國藩接到弟弟曾國荃的一封信,
信中說:“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輩,又豈吾心之所樂。”
曾國藩諄諄告誡弟弟說,
不要不耐煩,這樣將來恐怕難以與人相處。
信中說:“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輩,又豈吾心之所樂。”
曾國藩諄諄告誡弟弟說,
不要不耐煩,這樣將來恐怕難以與人相處。
有耐煩心,與人相處才能容人,待人接物才有度量。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何況是人呢?
什么人有什么德行,對志同道合者就真心結交;
對膻腥奸詐之輩可以不予理睬,但也無須招惹。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何況是人呢?
什么人有什么德行,對志同道合者就真心結交;
對膻腥奸詐之輩可以不予理睬,但也無須招惹。
耐煩心,面對不快有雅量
古人說:世上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人的一生經常處在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情況下,
去工作,去溝通,去協(xié)調,去聯(lián)絡。
怎樣才能面對諸多的不快而笑對人生呢?
去工作,去溝通,去協(xié)調,去聯(lián)絡。
怎樣才能面對諸多的不快而笑對人生呢?
要的就是修為,就是雅量,就是“耐煩心”。
面對鄰里之間、同事之間、同學之間、親朋之間,
或語言沖撞,或言辭沖突,或見解差異,或親疏遠近,
或厚此薄彼等等,都可用“耐煩心”的功夫化解。
所有不快,如清風拂面,一帶而過,不留痕跡。
或語言沖撞,或言辭沖突,或見解差異,或親疏遠近,
或厚此薄彼等等,都可用“耐煩心”的功夫化解。
所有不快,如清風拂面,一帶而過,不留痕跡。
(責任編輯:燭光)
>更多相關文章
- 到中年,何所求2019-04-14 11:04:50
- 你愿意花錢買一個“虛擬戀人”陪伴嗎?2018-12-17 12:12:20
- 聽媽媽話的男生能不能在一起?2018-12-17 12:12:42
- 撒貝寧:別把父母接到身邊,那是不孝2018-04-27 08:04:08
- 【心靈空間】當你愛上了讀書2018-04-27 08:04:26
- 女人最不情愿嫁的四種家庭2017-12-20 04:12:27
- 【女性空間】婚姻已經很難,別再“窩里斗”了2017-12-20 03:12:59
首頁推薦
- 遼寧沈陽:“硬核混搭”提升文旅“心價比”05-10
- 山西太原:集章“打卡”,逛不膩05-10
- 更多外國人曬出“中國游”體驗05-10
- 廣東:一體化服務迎客來05-10
熱門圖片
24小時熱門資訊
網友評論
熱門推薦
首頁頭條
社會熱點
娛樂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