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H7N9感染者如何治療:入住最高等級傳染病房
H7N9感染者為什么一曝出來大多都已是危重病例呢?他們是怎樣在醫(yī)院里接受特殊治療的呢?現(xiàn)在,就跟著我們一起來到浙大一院傳染病病房,看看住在這里的一位杭州危重病人楊某和他的醫(yī)護人員吧。
一名醫(yī)生在隔離病房外等候病人的血液樣本。(資料圖)
通過小窗口傳遞裝著病人化驗標本的罐子。(資料圖)
在此,我們衷心希望這位患者早日康復;同時,也向一線的醫(yī)護人員致敬。
入住最高等級傳染病房病房里的空氣都不許跑出來
新鮮空氣可以進入病房,但病房內的空氣跑不出來
楊某,杭州市人,男,67歲,于4月2日由杭州某醫(yī)院轉入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搶救。總體來說,病人情況有所好轉,肝功能沒有惡化,在慢慢恢復;神志清醒,但目前仍處于最危險時期。
楊某入住的是負壓病房,是傳染病最高等級病房。
什么是負壓病房?負壓病房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規(guī)定搶救SARS病人時特別強調的一個重要條件,只有設置負壓病房的醫(yī)院,才可以救治有嚴重呼吸系統(tǒng)傳染病的病人。負壓病房是指在特殊的裝置之下,病房內的氣壓低于病房外的氣壓,外面的新鮮空氣可以流進病房,病房內被患者污染過的空氣不會泄露出去,而是通過專門的通道及時排放到固定的地方處理。設置負壓病房,可以減少病房外家屬、醫(yī)務人員被感染的機會。浙大一院的負壓病房,是2003年SARS疫情暴發(fā)后建設的,當初救治甲型H1N1流感病人,也是在這個病房里,從沒有發(fā)生過醫(yī)務人員感染的病例。
傳遞窗分為兩層,隔絕內外空氣交換
感染病區(qū)的門外,門的右邊有1扇傳遞窗,病房里有病人的化驗標本傳送出來,都要通過這個窗口。這個窗口是全自動的,分成3種狀態(tài):鎖止、打開、全鎖止。窗口里外各有一扇玻璃門。里面的窗戶打開后,外面的窗戶就無法打開。外面開了,里面就自動鎖住。這樣可以完全隔離里面和外面的空氣,不因為物品傳送而有內外空氣交換。
醫(yī)生每隔4小時為患者化驗生化指標
下午4點多,一位醫(yī)生提了個寫有“送檢專用”的白色塑料手提箱到感染病區(qū)門口。他穿著白色手術衣、頭套和兩層藍色外科一次性口罩。
他打電話給里面的護士,護士打開傳遞窗的內窗,放入一個標有“H7N9 9-5-5”的罐子,放好后立即關窗。過了1分鐘,醫(yī)生打開外窗,小心地把罐子放入手提箱,仔細蓋好蓋子,下樓——這位醫(yī)生是感染科的檢驗醫(yī)生,他說,他們每隔4個小時就要為患者楊某化驗生化指標,以便隨時監(jiān)測病人身體狀態(tài)變化。
會診辦公室有高清視頻能看到病人身上插滿管子
專家通過屏幕監(jiān)控病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教授是患者楊某的主診醫(yī)師。前天下午,李蘭娟在5樓傳染病病房外的會診辦公室接受記者采訪。
會診辦公室里,有一套高清視頻系統(tǒng),通過設在病房里的攝像頭,將圖像和聲音傳送到會診辦公室的投影儀上。這樣,多名會診專家通過大屏幕就能實時監(jiān)控病人情況,避免過多的人員進入病房出現(xiàn)交叉感染。
- 喂奶期間不能吃什么2017-05-20 08:05:51
- 比鈣片強十倍的家常菜,長個子要吃, 媽媽必知2017-04-12 09:04:12
- 為什么中國孩子最尊重的人不是父母2017-04-09 09:04:01
- 一定要跟孩子說這10句話,孩子早晚會感激你!2017-03-27 10:03:46
- 如何在寶寶降生前,優(yōu)化你的基因2017-03-09 08:03:17
- 臉上很多小細毛怎么辦?2016-12-17 10:12:40
- 女人身體最易衰老的部位是這里!大多數(shù)人都忽略了2016-12-17 10:12:00
- 遼寧沈陽:“硬核混搭”提升文旅“心價比”05-10
- 山西太原:集章“打卡”,逛不膩05-10
- 更多外國人曬出“中國游”體驗05-10
- 廣東:一體化服務迎客來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