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鄂:藝術是揉進生命的作品
“我的手是這樣的寬大粗糙,像天生就是來做雕塑的。”在她手中,樸實無華的泥土與石頭成了一件件富有魅力的藝術品:《黃河母親》《希望星辰》《繡花女》……她就是著名女雕塑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國三八紅旗手何鄂。
出生在上海金山的何鄂從小喜歡畫畫。1951年,何鄂考入西北藝術學院(現(xiàn)西安美院)美術系,成為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代女雕塑家。
1962年,何鄂告別丈夫和剛剛兩歲的女兒,邁進了漫天黃沙、荒涼寂寥的戈壁灘,來到敦煌,由此開始了長達12年與莫高窟相伴的歲月。12年,她臨摹了194窟、159窟等多個洞窟的彩塑。“敦煌藝術就像大海一樣,我僅深入到大海的一滴水中,便給了我無盡的滋養(yǎng)。”在何鄂心中,是古代藝術家喚醒了她的創(chuàng)造基因。在民族藝術的大道上,她要接過前人的接力棒,走出自己的創(chuàng)造,走出時代的創(chuàng)造。
“傳統(tǒng)是前人的創(chuàng)造、前人的成就。真誠地學習古人、學習遺產,然后遠遠地離開他們。”何鄂創(chuàng)作的升華,是在深入學習、不斷提問和尋找答案中找到歷史文化精髓的過程。《巨匠》誕生了,“獻給古代優(yōu)秀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是何鄂在雕像背后刻的字,她感動于古人的偉大創(chuàng)造。
何鄂這樣詮釋藝術:藝術是精神心靈的產品,是把自己的生命揉進去創(chuàng)造的作品。帶著這樣的情懷,1986年,《黃河母親》落成于黃河之濱,30年時光流逝,在海內外享有盛譽!饵S河母親》成為到蘭州旅游的人都會去合影留念的標志性雕塑。正如何鄂所說,母親是永恒的,世世代代炎黃子孫都是黃河母親的兒女。
1994年,57歲的何鄂辭去了甘肅省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一職,創(chuàng)辦了何鄂雕塑院。在這個以“弘揚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時代精品”為宗旨的雕塑院,誕生了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熱愛與對西部人民生生不息生命力贊美的《厚土》系列作品,展示甘肅各民族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主題的《和睦》,被譽為“新時期雕塑的奇跡”的《成吉思汗雕塑群》……
對于獲得的諸多榮譽,何鄂說:“榮譽是這個時代、國家、人民對藝術家的認可與尊重,我很感恩地接受這樣的榮譽。其實,我別的都不會,只會捏泥人兒。”
- 「清和夜話」專訪羅國錦:畢節(jié)苗族歷史文化的探路人2020-06-29 11:06:13
- 鄧珍玲:一個喜歡“瞎折騰”的文藝女青年2019-04-15 05:04:14
- 楊文標:深圳茶促會一個“茶”字樹大旗2016-11-05 11:11:26
- 吳婷:內容是老虎,平臺是獅子(圖文)2016-09-06 05:09:58
- 專訪佩頓:詹皇聯(lián)盟最強 阿聯(lián)會給湖人帶來幫助2016-09-01 11:09:39
- 丁方:藝術創(chuàng)作應考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時代環(huán)境2016-08-30 01:08:13
- 《余罪》作者常書欣:臥底在生活中的熱血無賴(圖文)2016-08-26 05:08:45
- 穆嶸坤到德江沿河印江調研重點項目建設并督導安全生產工作05-09
- 2025第六屆茶業(yè)大會在銅開幕05-09
- 正式授牌!銅仁成為“一帶一路”抹茶高質量出口地區(qū)05-09
- 全國首個抹茶研究中心!落戶銅仁!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