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師段華竹的“蝶變”之路:小心思換來大感動
寒露正過,邊城瑞麗依然陽光燦爛,暖和如初。“這里太適合我們做雕刻的,簡直是我們的世外桃源。”在瑞麗生活了十多年的玉雕大師段華竹已經不打算回河南了。
在北方,對于雕刻行業(yè)的人來說,每年都有三四個月不適合做東西。“冬天太冷,石頭在手里就是一塊冰,夏天太熱,根本沒法兒出門。”段華竹笑著說。
翻過重重大山,本來只是來瑞麗看看毛料的段華竹,才呆了幾天,就被瑞麗豐富的翡翠毛料、溫和的氣候、獨特的民族文化和善良的瑞麗人吸引了,“這里迷漫的生活,讓心一下子就靜下來了,這對我們設計師來說太難得了。”
段華竹的父輩在書畫雕刻藝術方面均有所長,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段華竹從小就對玉石情有獨鐘。從業(yè)26年,段華竹與玉石為伴,自得其樂。
玉雕大師段華竹和她的創(chuàng)意玉雕飾品(人民網記者孫博洋攝)
“我不太會和人交流,也不太會主動交朋友,我這一生好像就跟石頭有緣分。”2003年受邀來到瑞麗,段華竹憑借自己的技藝很快聲名鵲起。2007年,段華竹被瑞麗市人民政府評為瑞麗唯一一位女性“優(yōu)秀玉雕師”,2009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評為十佳“優(yōu)秀玉雕師”。
段華竹的工藝屬于河南工這一流派,比較注重巧色雕刻,身為女性的她又更加注重細節(jié),風格細膩圓潤、靈動機敏。段華竹也并沒有拘泥于流派之說,“雕刻方式方法都大同小異,只是玉料不同,我們的設計不一樣,雕刻方法也各異,要因材施教。”
從2008年開始,瑞麗翡翠市場十分火熱,升值非常快,做其他行業(yè)的人都跟風進入瑞麗玉石市場。“炒原料,一天一個價,這股熱潮一直持續(xù)到2011年底。”也就在這段時間,段華竹發(fā)現(xiàn)自己到了創(chuàng)作的瓶頸期,內心拒絕雕刻,拒絕設計。
“覺得我自己沒有東西可做了。”于是,在翡翠市場最紅火的時候,她選擇了脫產進修,2010年,她放下手頭那些動輒就可以賣到成百上千萬的未完作品,自費去廣州美術學院進修。
“最主要是讓自己的思想有個轉變,還有就是讓自己的心靜下來。” 段華竹說,經過那段時間的反復思考和回味,回到瑞麗后的她有了很多改變,覺得很多東西要重新來。
經歷學習后的思想大“解放”,段華竹的作品同早期作品有了從“繭”到“蝶”的轉化。
回到瑞麗后,玉石市場行情下滑。姐告玉石市場是瑞麗最熱鬧的交易場所,和往年相比,這里的交易規(guī)模縮減三分之一,很多攤位幾天沒開張。
段華竹認為市場行情走到這一步是必然的。“除去大形勢,消費者更加理性外,有很多設計師都忙著做生意,設計投入少了。”
云南作為旅游大省,80%的玉石雕件通過旅游賣場和旅游商鋪走向全國,剩下的20%就成為玉雕師們做的收藏品。“我們的作品都很昂貴,但反過來說,80%的市場是沒有被多少設計師關注的。” 段華竹說。
“比如手鐲,大家都忙著收藏原材料,很多手鐲上的工藝都已經失傳了。”段華竹介紹,她做一些首飾,有些料子雖然很差勁,但是雕刻設計的工藝,正好把玉料的美感都透露出來了,自己經常換著戴,被朋友看見了,大家覺得很美,就全部被買走了。
“玉雕師要讓玉石回歸到生活。”她決定走一條私人定制、與眾不同的玉雕新路。于是,段華竹開始嘗試做了一個四季花的設計,做得很唯美,做成佩飾,還沒有在店里銷售就被朋友拿光了。
“這件事讓我很感激,我想對我們的設計師,對我們的市場,對我們的產業(yè)說這樣一句話,其實稍微用我們一點的心思做一點設計,做一些思考,做一個小動作,大眾會特別感動,不是他們不愿意買,而是你都沒有花心思。”段華竹感慨。
段華竹身上折射的是瑞麗手工藝人追求工藝升級的歷程。現(xiàn)在段華竹已經做了四個設計,其中一個花系列的私人定制首飾還獲了獎,這些都讓段華竹更加堅定自己的設計理念,這對當前低迷的玉石市場也是一個刺激,讓更多的人從對原材料崇拜回歸到對設計、工藝的追捧。
- 新華鮮報丨看見未來課堂!世界數(shù)字教育大會聚焦數(shù)字教育新變革2025-05-17 10:05:43
- 中國證監(jiān)會批準華電新能上市發(fā)行申請2025-05-17 10:05:15
- 推進中小企業(yè)乘“數(shù)”而上2025-05-17 10:05:29
- 持續(xù)放大數(shù)字貿易強勁動能2025-05-17 10:05:49
- 兩部門:今年將選擇約34個城市 試點中小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2025-05-17 10:05:34
- 特色產業(yè)激活鄉(xiāng)村振興新動能2025-05-17 10:05:53
- 大模型+量化 企業(yè)征信行業(yè)雙輪驅動謀突破2025-05-17 1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