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克孜爾石窟壁畫:敦煌壁畫的起源(圖文)
龜茲克孜爾石窟壁畫:敦煌壁畫的起源


為了讓普通人也對克孜爾石窟壁畫有所了解,“千年敘述——中國巖彩繪畫作品文獻展”,也在研討會期間,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
我們先來說說這個研討會的主角,一個神秘的國度——“龜茲(qiū cí)”。
龜茲,是我國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是絲綢之路北道中段的咽喉。季羨林先生曾經說過:“龜茲是古印度、希臘-羅馬、波斯、漢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匯地。”
而中國老百姓人盡皆知的“西行取經僧”唐玄奘,就在他的《大唐西域記》里,提過“屈支”(即龜茲),并寫道“龜茲伎樂,特善諸國”。
這是一個人人擅長音律伎樂的地方,在藝術方面有著不凡的造詣。而這種不凡,也體現在了龜茲地區(qū)的石窟壁畫之上。
美術史上,沒有人可以繞開法國的拉斯科洞窟壁畫。那些被畫在巖石上的野牛和野馬是文化與藝術的萌芽,被稱為人類美術史上最早的繪畫記錄。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石窟壁畫是美術的源頭。
相比如今人們熟知的敦煌,龜茲地區(qū)的石窟藝術要早200到300年。
龜茲地區(qū)的克孜爾石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佛教石窟,去年6月22日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它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處處長毛建波教授表示,在中國幾十年的敦煌藝術研究當中,浙江一直是一個研究的重鎮(zhèn)。常書鴻、樊錦詩等,都是從浙江走出去的研究人才。
但多年的研究至今,敦煌藝術研究也遇到了瓶頸,就是當研究者在追溯敦煌藝術的起源時,有一些模糊而不真切的地方,“而早敦煌300年的克孜爾石窟,剛好提供了這種起源的資料。”
在接下來的5天,來自世界各地1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百余名專家、學者,將根據各自的研究領域,參與到五個版塊中,公布自己的各項發(fā)現與研究成果。
- 早期脊椎動物古椎魚演化之謎揭開2025-05-10 03:05:21
- 山西公布平遙唐墓發(fā)掘資料 墓主為太原郡人士2025-05-07 09:05:44
- 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揭曉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號墓等入選2025-04-25 07:04:43
- 阿曼保護巴特考古遺址2025-03-06 09:03:55
- 浙江紹興發(fā)現越國“排屋”遺存:木構建筑 保存完整2025-03-06 09:03:29
- 探源5000多年前的“長三角文化圈”——江蘇常州寺墩遺址考古傳遞2024-05-08 06:05:03
- 文化中國行 |黔西觀音洞: 中國南方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代表2024-04-29 06:04:13
- 中國畫在意大利綻放盎然生機05-12
- 馬背上的司法長歌05-11
- 山深不偏遠 邊界有遠戚——紫云猴場鎮(zhèn)的“突圍記”05-11
- 馥郁芬芳母親節(jié) 康乃馨C位出道,創(chuàng)意花禮驚艷全場05-11
- 6月20日起,銅仁⇄北京航線有調整05-11
- 領略抹茶魅力 見證融合創(chuàng)新05-11
- 梵凈抹茶書寫中國茶產業(yè)新傳奇05-11
- 2025年第二屆“銅仁杯”業(yè)余圍棋公開賽落子05-11
- 第一屆梵凈山西線“登山見未來”登高賽鳴槍開跑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