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農戶在短短幾年時間把原有的野生重樓采挖的幾乎滅絕了,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拯救瀕危野生中藥,用十年哪怕一輩子也要把優(yōu)質重樓種多種好,因為它是用于消炎、抗病毒的重要原材料。”漢中寧強縣禪家?guī)r鎮(zhèn)火石子村農民張明勇是一位80后小伙,他將創(chuàng)業(yè)目標盯向野生資源逐年枯竭,家種難度較大的重樓,而這個中藥材品種,正是被列入我省中藥材重點保護品種目錄里的10大品種之一。
80后小伙拯救瀕危中藥材
重樓又名“七葉一枝花”,因其根莖略似海螺,陜南很多村民也稱它“海螺七”。生長周期長達7~9年,對生長條件環(huán)境都比較苛刻。根莖含有甾體皂苷、丙氨酸等18種氨基酸及肌酐等多種成分,藥用價值頗高,是一種珍稀的名貴中草藥。
張明勇介紹,重樓從2004年40元/公斤左右到2014年飆升至700多元/公斤,至今仍居高不下,其利益和剛需性極大的刺激了農戶采挖激情,不管重樓生長是否足年,個頭大小與否,只要被發(fā)現(xiàn),就會被連根拔起。
看到這種情形,5年以前,張明勇從本地農戶手中收購了采挖的重樓根塊進行人工種植,并多次去云南學習取經(jīng),引進優(yōu)質滇重樓種子進行種苗馴化培育及根塊栽培,“愿望是讓這種優(yōu)質滇重樓種植早日成為農戶錢袋子增收的重要途徑。”
加大10種瀕危中藥材保護
我省中藥材保護和發(fā)展基礎條件優(yōu)越,特別是陜南擁有秦嶺巴山天然“生物基因庫”,藥用植物資源種類豐富,在全國中藥材資源重點普查的364個品種中,我省擁有283種,占比77.7%。
為了加強我省瀕危及大宗中藥材保護,提升陜西中藥材資源大省優(yōu)勢地位,《陜西省中藥材保護和發(fā)展實施方案(2016—2020年)》繪制出中藥材保護發(fā)展“路線圖”,到2020年底,重點加大10種瀕危中藥材保護和30種大宗中藥材規(guī);l(fā)展力度,使我省瀕危中藥材得到突破發(fā)展,全面提升“秦藥”品牌影響力,實現(xiàn)中藥材產(chǎn)業(yè)轉型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大白貝母、珠子參、重樓、羌活、川赤芍、石斛、華細辛、白芨、桃兒七、麝香10種中藥材被列入我省中藥材重點保護品種目錄,而這些中藥材品種的適生區(qū)域主要在寶雞、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