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8x人网站视频在线观看_在线偷着国产精选视频_青青青国产免费七次郎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咸蛋黃肉松青團排了100分鐘才買到(圖文)

作者:王賢斌 張益 李元珺 徐妍斐
發(fā)布時間:2016-03-31 19:30:55
來源: 新聞晨報

 
昨日,位于福州路的杏花樓總店早早排起了長隊!/晨報記者 王賢斌
 
 
 
 
 
 
 
 

 

  清明倒計時,上海人排隊買青團排出了癮!豆沙青團、馬蘭頭青團等老字號傳統(tǒng)口味主要比拼誰家的艾草汁更清香,而標新立異的咸蛋黃肉松青團、榴蓮青團等則以創(chuàng)新的口味、新奇的組合,成為市民追捧的緊俏貨,一出爐就被搶光,一般中午就會售罄,根本賣不到一整天。

  48元一盒轉(zhuǎn)手就賣80元

  作為今年的新晉網(wǎng)紅——咸蛋黃肉松青團,正迅速成為滬上美食達人追捧的新寵。昨日,記者排隊100分鐘,親身體驗了它到底有多火。

  昨日8:30,記者就早早來到位于福州路的杏花樓總店。隊伍已排到了店門口,探頭往店堂里一看,前面大概還有二三十個人。

  “還好,人不算太多。”記者心里暗暗慶幸。等了一會兒,卻發(fā)現(xiàn)有些不對,隊伍前進得很慢。原來,店里青團是現(xiàn)做現(xiàn)賣的,一籠150個青團蒸出來,只能裝25盒。按照一人最多買5盒來算,只夠賣給5個顧客而已。就在這個時候,前面有個買了5盒青團的顧客,自己拿了2盒,剩下的3盒都給了店門口一個捏著一手點心券的中年男子。

  “你們這個隊伍至少要排3個小時,我這里不用排隊,80元/盒要不要。”中年男子拿到貨,立即跑到隊伍邊上兜售。

  一聽要排3個小時的隊,記者身后一個男子果斷地從中年男子手中買了一盒走人。不過,更多的排隊者卻覺得80元一盒太貴了。“貴?”中年男子眼睛一瞪告訴大家:“今朝已經(jīng)便宜了,昨天一盒90元,好多小姑娘搶著買。”

  “我要是有多的就賣給你,一盒多少錢!”記者好奇地向中年男子打聽。中年男子毫不上當?shù)厣衩匚⑿Γ?ldquo;等你拿來再說”。

  排在身后的阿姨一聽,來勁了,趕緊問記者:“你多幾盒啊,我都要的。前兩天不是說每人限購10盒的嘛,怎么今朝變成限購5盒啦?”阿姨一邊抱怨,一邊詢問周圍人可否把多出來的青團份額讓給她。

  整整站足了1個小時40分鐘,記者總算買到了冒著熱氣的咸蛋黃肉松青團。它和蛋黃月餅或者蛋黃粽子不一樣,咸蛋黃不是完整的一個,而是和肉松均勻地打散混合在一起的。熱騰騰地咬進嘴里,皮糯餡兒酥,咸蛋黃沙沙地夾雜著肉松碎粒,美味無比。

  同樣作為上海的老字號——南京西路的王家沙,近日也是天天排長龍。昨日,記者到達該店時,隊伍已經(jīng)從店門口排到了馬路拐角處。

  除了傳統(tǒng)的豆沙青團銷量大好外,近年來的創(chuàng)新品種馬蘭頭青團和咸蛋黃豆沙青團也是熱銷品種。盡管隊伍很長,但因為王家沙銷售的是成品青團,因此排在30多號的記者只等了一刻鐘左右就買到了。

  咸蛋黃肉松青團意外走紅

  蛋黃肉松青團的研發(fā)過程是很多人好奇的問題。記者就此采訪了最先推出這款產(chǎn)品的杏花樓黃河路店經(jīng)理余杰。他告訴記者,咸蛋黃肉松青團的走紅其實很意外。

  “咸蛋黃肉松這個口味我們?nèi)ツ昃烷_發(fā)出來了,但限于內(nèi)部品鑒而已。今年我們店嘗試著做了一些,并沒有主推。沒想到幾個美食大咖吃了之后就在網(wǎng)絡上贊了一下,這下不得了啦,每天都有很多人涌來點名要這一款。那隊伍一排就是3個多小時,我們一家門店來不及做,后來總店也開始銷售這一款。

  杏花樓集團副總經(jīng)理沈一峰透露,盡管創(chuàng)新青團受市場追捧,但從整個市場面上來看,銷量最大的還是傳統(tǒng)的豆沙青團。“這個跟大眾的口味有關,跟生產(chǎn)方式也有關。豆沙青團的配方已經(jīng)相當成熟,可以投入大批量的工廠化生產(chǎn),銷量自然可觀。我們這個咸蛋黃肉松青團,從今年的市場反應看來明年可以考慮工廠化加工。”

  多家品牌青團價格小漲

  今年買青團的消費者發(fā)現(xiàn),如杏花樓、功德林、沈大成等品牌的一些青團,都略略漲價了。南京東路的沈大成,豆沙、薺菜鮮肉和三丁餡青團每只都上漲了0.5元;王家沙各種口味的青團也漲了0.5元; 光明邨一盒6只的青團從18元改賣20元,等于每只青團小漲了3毛多。

  不過,獨具追求另類和創(chuàng)意的食客來說,在青團上的花費可能還要更高一些。記者在一家水果店發(fā)現(xiàn)還有賣到58元/盒的榴蓮青團。店家介紹,這款青團使用的餡料是馬來西亞的高品質(zhì)榴蓮,因此定價較高。

  多家售賣青團的老字號表示,漲價是源于日益上漲的人力成本。此外,由于去年11月份的持續(xù)雨天,對小麥的生長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導致了麥青汁成本的上漲。(新聞晨報記者 王賢斌 張益 李元珺 徐妍斐

>更多相關文章
網(wǎng)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地方新聞 | 國內(nèi)新聞 | 國際新聞 | 社會與法 | 社會萬象 | 奇聞軼事 | 娛樂熱點 | 明星八卦 | 綜藝大觀 | 影視快訊 | 樓市資訊 | 地產(chǎn)要聞 | 地方特色 | 飲食健康 | 廚房百科
車界動態(tài) | 新車上市 | 購車指南 | 體壇要聞 | 籃球風云 | 國際足球 | 中國足球 | 投資理財 | 證券基金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所有:中地網(wǎng),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欄資料,均為中地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戶提供,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網(wǎng)站新聞爆料:924028811@qq.com  網(wǎng)站廣告投放: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術(shù)支持:貴州中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備案標識貴公網(wǎng)安備52050202001312號     黔ICP備12003314號-3 


中地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m.arpwindo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