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布基尼” 歐洲反恐矯枉過正?
8月19日,澳大利亞悉尼,模特展示“布基尼”泳衣。 CFP供圖
“布基尼”一詞來自“比基尼”和“布爾卡”的合音。這是一種能夠蓋住身體大部分的連帽泳衣,它由三部分組成,包括頭巾、束腰外衣以及褲子。
這幾天跟歐洲反恐相關的新聞不少,但有些讓人啼笑皆非。法國尼斯海灘上4名荷槍實彈的警察要求一位身著布基尼(包裹全身的穆斯林泳衣)的女士脫衣,并根據新的“布基尼禁令”開出了38歐元的罰單。德國內政部長德邁齊埃公布一攬子反恐方案草案,其中規(guī)定德國警方有權檢查入境難民的智能手機,看看Facebook賬號上發(fā)布了哪些內容。圍觀群眾紛紛表示,恐襲似乎折磨得歐洲都有點神經質了。
翻翻新聞日歷,歐洲這兩年發(fā)生暴力恐怖襲擊的頻率高得可怕。在這些恐襲當中,他們將矛頭對準了無辜民眾,而且多選在日常生活娛樂的場所:巴黎的咖啡館和劇院、布魯塞爾的機場地鐵、尼斯的海灘、慕尼黑的商場等等。一而再,再而三,難免讓普通民眾和游客情緒緊張。法國法蘭西島大區(qū)旅游委員會23日發(fā)布報告說,大巴黎地區(qū)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100萬人次,外國游客開始選擇“繞開巴黎”。
每次恐襲過后,輿論一邊罵恐怖分子“滅絕人性”,一邊也在痛斥政府“不作為”“無能”。其實,歐洲各國政府的心中,也有個大寫的無奈。歐洲國家長期以來對移民采取多元文化政策,但往往教條地執(zhí)行而忽視融合,族群對立和文化沖突暗中滋長。近年來債務危機和難民危機接踵而至,許多積壓已久的問題得到集中爆發(fā),不少恐怖分子就是受到極端思想蠱惑的歐洲本土青年。
為了反恐,各國絞盡腦汁,除了要從干癟的荷包里多掏錢,在街頭增派警力巡邏威懾,在網絡上對可疑人物實施布控、對可疑信息進行篩查,還提出要在各國情報和安全部門間加強信息共享。
保護民眾無疑是政府的責任,但在反恐大旗下,拿出來的一些反恐舉措似乎矯枉過正了。譬如,德國媒體透露,該國政府計劃呼吁民眾自發(fā)囤積“能維持10天”的飲用水和食物,以應對恐襲“非常時期”。上文被罰款的女士在社交媒體上喊冤,引起一片共鳴。因為法國至少15個城市推出禁止穿著布基尼進入海灘的規(guī)定,雖然遭到不少民眾和團體的噓聲,但執(zhí)法人員還是“罰你沒商量”。讓人心寒的是,不少圍觀者為警察鼓掌叫好,還讓穿布基尼的女士“滾回家去”。法國的封殺布基尼和德國的查看難民手機,非但不利于反恐,反而有可能制造更多的矛盾。
值得警惕的是,在恐襲的陰云之下,歐美國家對自由和安全的邊界變得模糊。近日,美國菲尼克斯天空港機場禁止一名佩戴心臟起搏器的9歲男孩登機,給出的理由是“曾經阻止過利用戴心臟起搏器的孩子發(fā)動恐怖襲擊的行動”。男孩質問是“什么時候”,對方回答“不方便說”。
面對恐怖分子的槍口和炸藥,普通民眾的樂觀和勇敢并不能帶來安全,歐美國家需要做的是盡快根除恐怖主義的土壤:在外,妥善處理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區(qū)的沖突和戰(zhàn)爭,擺脫“軍事反恐”的依賴癥;在內,彌合不同族群和文化之間的矛盾,各國聯合修補“反恐漏洞”。而不是拿出些反常甚至可笑的舉措,用一句“反恐需要”使其合理化。
- 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在浙江德清開幕2025-05-12 04:05:49
- 中國畫在意大利綻放盎然生機2025-05-12 12:05:17
- 更多外國人曬出“中國游”體驗2025-05-10 03:05:51
- 中俄藝術家全新合作版《葉甫蓋尼·奧涅金》上演2025-05-10 03:05:48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全球戰(zhàn)略穩(wěn)定的聯合聲明2025-05-09 01:05:28
- 中國海警局新聞發(fā)言人就日民用飛機侵闖中國釣魚島領空發(fā)表談話2025-05-04 02:05:48
- 武契奇回國后在軍事醫(yī)學院接受治療2025-05-04 02:05:08
- 黔南州構建“1+7+8”安全治理新格局 筑牢高質量發(fā)展安全屏障05-14
- 第七屆中國(藍光杯·漳州)鐘表設計大賽:重塑鐘表產業(yè)新生態(tài)05-14
- 三都:以“村馬”為引領,打造文體旅融合發(fā)展新格局05-14
- 關注|山海交響處 共譜新篇章——黔南州組團參加2025世界品牌莫干05-14
- 黔南州:在數聯網和大模型等數字化場景應用取得成效05-14
- 攝影與文學:借鑒與反哺05-14
- 細微與通透——《小魚大河》的詩性境界05-14
- 在緩慢敘事中呈現陪伴真諦05-14
- 草原與城市的對話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