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fā)改委:耕地休養(yǎng)生息對糧食減產影響“可控”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安蓓)耕地休養(yǎng)生息,會不會影響我國糧食安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30日說,根據測算,退耕休耕對糧食減產的影響最高年份是1500萬噸,完全在可控范圍內。
發(fā)展改革委等8部門近日聯合印發(fā)《耕地草原河湖休養(yǎng)生息規(guī)劃(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我國耕地草原河湖有序休養(yǎng)生息的目標和路線圖。
吳曉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說,嚴守耕地紅線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單產水平,都將對糧食安全起到保障作用。“1500萬噸產量低于近年來糧食平均年產量的2.5%,對糧食供給影響不大,完全在可控范圍內,這也是進行耕地休養(yǎng)生息的前提條件。”他說。
國土資源部規(guī)劃司副司長周建春說,耕地休養(yǎng)生息以保持一定數量耕地為前提。一是嚴守耕地紅線,到2020年全國耕地保護面積不得低于18.65億畝,退耕、休耕、輪作都以這個數量為前提;二是科學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到2020年基本農田要在15.46億畝以上;三是加大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到2020年高標準農田完成8億畝,力爭10億畝;四是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
吳曉說,增加農民收入是有序實現耕地草原河湖休養(yǎng)生息的題中應有之義。
“從長遠看,耕地草原河湖休養(yǎng)生息有利于增加產量、調整結構,不但不會對農民收入產生不利影響,還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吳曉說,我國將完善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的補助政策,落實中央退耕還林還草補助政策,繼續(xù)實施草原生態(tài)保護獎勵政策,支持試點地區(qū)農民轉移就業(yè),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拓展增收渠道。
- 順勢而為開拓中東大市場2025-05-25 12:05:41
- 研究顯示美對歐關稅加碼或致德國損失2500億歐元2025-05-25 12:05:56
- 美股七巨頭,一周蒸發(fā)近3.3萬億2025-05-25 12:05:21
- 運價回升航線擴容 港口將迎發(fā)貨高峰期2025-05-25 11:05:24
- 民營經濟新觀察丨“好產品到哪里都有好市場”2025-05-25 11:05:03
- 財經聚焦丨上門做菜新服務,如何更好發(fā)展?2025-05-22 06:05:31
- 央行: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2025-05-22 06:05:52
- 傳承中華美德 最高法發(fā)布實施民法典典型案例05-25
- 習近平向第二十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致賀信05-25
- 美高能激光器開啟兩拍瓦級科學實驗,峰值功率相當于全球電網百倍05-25
- 全國科技活動周熱力全開05-25
- 我國首個大型鋰鈉混合儲能站投產05-25
- 鐘南山:目前新冠病毒感染處于高峰期 預測6月以后將會下降05-25
- 今年前4月全國累計生產原煤15.85億噸05-25
- 預防中風 盡早識別救治是關鍵05-25
- 揭露間諜的N副面孔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