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文化遺產修復 數(shù)字科技讓梅蘭芳經典重現(xiàn)
“今晚,梅葆玖大師生前兩份心愿得以實現(xiàn)。一是《大唐貴妃》的復排,二是梅蘭芳黑膠唱片全集的出版,以此祭慰梅老。”8月2日,在中山公園音樂堂前,中科匯金數(shù)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志遠在接受中國經濟網(wǎng)文化產業(yè)頻道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
8月2日,是京劇梅派藝術掌門人梅葆玖的百日祭奠紀念日,當晚由北京京劇院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了一場紀念演出,與此同時,中科匯金公司修復完成的絕版“全套梅蘭芳唱腔膠木唱片”與“梅蘭芳唱腔全集CD”一并呈現(xiàn)。這完成了一代宗師跨越百年之夢,是老唱片修復和再出版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廣大京劇票友的福音。聽到這個消息,一位阿姨激動得哭了,她哽咽地告訴記者,對于梅蘭芳迷來說,這套全集異常珍貴,讓自己有機會重溫經典,穿越時空與先生對話。
據(jù)中國經濟網(wǎng)文化產業(yè)頻道記者了解,完成此次修復工作的正是熊志遠所帶領的中科匯金數(shù)字科技有限公司,從2011年開始,公司致力于我國有聲文化遺產的搶救、修復與數(shù)字化保存的研究工作,為留下珍貴的記憶和旋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熊志遠(左)與梅葆玖先生
外國專家一句話 燃起創(chuàng)業(yè)激情
走進位于北京市朝陽門內的孚王府,綠樹成蔭,庭院深深,在夏日的蟬鳴聲中,王府老宅顯得靜謐古老。中科匯金公司熊志遠辦公室深藏于孚王府中院一隅,環(huán)境的歷史厚重感與有聲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事業(yè)相得益彰。走進熊志遠的辦公室,無不流露出一番文化藝術的韻味,辦公桌、書架上堆滿了老唱片、書籍、古玩器物,一些收藏的書畫作品也放置于此。
“我喜歡收藏老的東西和一些傳統(tǒng)的藝術品,有時候連做夢都在尋覓有趣的老物件。”也許是興趣使然,2011年,熊志遠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的“華人音樂文獻保護計劃”,這次會議讓熊志遠開啟人生的夢想。
“我記得當時會上匯集了國外一些相關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們,還有國內的館藏單位及專家學者們參與了,會上有外國專家指出,意思是說我們華人在音樂文獻保護這一塊所做的貢獻還不大,還沒有讓世界聽得到。”就是這句話,刺痛了在場的中國人,更燃起了熊志遠心中的創(chuàng)業(yè)激情,“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么豐富的音樂文化遺產,儲存量這么大,為什么沒做出來呢?我們想做一件讓世界聆聽到中國音樂文化遺產聲音的事情。”
經過反復琢磨和調研,熊志遠發(fā)現(xiàn)數(shù)字化修復有聲文化遺產在國外已經做得非常成熟,而國內做得不是很成功。 “由于技術、資金、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差異,我國歷史音頻資料修復和數(shù)字化建設起步較晚。而且有些館藏機構對于老音響資料數(shù)字化保護的認識不夠。”唯有中央音樂學院圖書館在音樂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方面意識超前,當時在國內建立了唯一達到國際數(shù)字化標準要求的數(shù)位典藏工作室。
看到差距,就有機會,熊志遠動心地想,“國內市場這么大,把國外的技術引進過來,再請國外IASA(國際聲音和音視頻檔案館聯(lián)合會)的專家成員和國內專家組建的專家隊伍,消化吸收,自主創(chuàng)新。我們一定要做這件事情,要讓音樂文化遺產走出去。”熊志遠堅定地選擇了這條路。
![]() |
- 安徽省戲曲劇種普查信息采集完成2016-08-13 03:08:37
- 安徽:部分民間藝人音頻錄制曲藝 用于留存2016-08-13 03:08:08
- 投資黃花梨 200人被騙2000萬2016-08-13 03:08:45
- 玉石證書只明真假不鑒好壞2016-08-13 03:08:17
- 觀復博物館舉辦歷代萌寵展 小"萌寵"有大學問2016-08-13 03:08:53
- 80多歲老藝人造乞巧作品航空母艦2016-08-13 03:08:16
- 安徽將投資逾6000億培育世界級文旅品牌2016-08-13 03:08:56
- 貴州從江:都柳江畔云海如畫05-10
- 貴州從江:刺繡微車間帶動居民家門口就業(yè)05-10
- 穆嶸坤到德江沿河印江調研重點項目建設并督導安全生產工作05-09
- 2025第六屆茶業(yè)大會在銅開幕05-09